膝關節炎

膝關節在日常活動過程中,兼具負重與槓杆功能,因此容易遭受勞損與外傷引起炎症。

臨床表徵為膝關節活動時或活動後疼痛,關節變形,腫脹,部分患者伴有關節腔積液,下蹲起立之時膝關節無力,晨起或久坐後站立時關節僵硬,經輕微活動後可恢復正常。髕骨內下緣或膕窩兩側有壓痛感,屈伸功能出現障礙。


病因和發病機理

一、西醫的病因病理

膝部遭受扭挫傷或創傷、勞損等因素的作用,使關節滑膜層損傷,出現充血、損傷性炎症、滲出等改變,關節腔內逐漸積聚大量液體,其中含有纖維素、血漿、白血球等。

關節內的壓力增高,影響了淋巴系統的循環障礙。積液如不能及時吸收,則轉為慢性滑膜炎。滑膜在長期炎症刺激下,逐漸肥厚,纖維素的沈積導致關節粘連,活動受限。


二、經筋的病因病理

經筋醫學是以《黃帝內經.靈樞》篇中的經絡學說為依據,把網絡全身筋肉系統的十二經筋植入人體,用整個身體大環境去思考局部病變,調整結構平衡、疏導組織內壓,讓動脈氣血與免疫功能自然修復機體,去除病灶。

人體結構是左右對稱,也裡外平衡的。一旦對稱偏離,平衡失穩,功能即受影響。長時間不對稱下,軟組織勢必因“補償調節”由外向內形成對應的緊張與壓力。

過程中血液流通量減緩,影響組織細胞的氣血供輸,細胞因缺氧與養分而產生質變,可造成器官功能紊亂與老化現象的出現。

兩腿肌筋膜張力如果不對稱,可影響人體結構平衡。從經筋通道與人體結構力學分析,兩腳腳掌的肌筋膜與支撐力如果不相同,往上會影響踝關節、膝關節、骨盆腔、腹腔與胸腔。

長期平衡失穩,人體軟組織在結構力學與補償調節作用下,緊張的肌筋膜往上延伸,會造成盆腔內的盆腔腹膜、盆腔韌帶緊張,從而形成盆腔壓力。壓力造成軟組織的緊張,它會釋放化學物質激惹腰神經根。

如經長時間的壓力與功能延伸,軟組織也會對應緊張與勞損。因此膝關節炎的病因當在腰肌、大腿後側肌群、小腿後側肌群與膝關節周邊的肌筋膜勞損所致。


三、經筋辨証

經筋通道網絡人體外周,也包裹著內在壓力。放鬆胸、腹腔外周的緊張肌筋膜,即可釋放胸、腹腔內壓。壓力消除,氣血順暢,膝關節炎的症狀自可減輕,功能也漸次恢復正常。至於哪些經筋會影響胸、腹腔外周,並造成胸、腹腔內壓呢?茲分述如下:

1.足少陰經筋─左、右腳足少陰經筋都通過左、右腳的內踝後側、膝關節內後側、恥骨下枝、腰、胸椎體內側與頭顱內部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2.足太陰經筋─左、右腳足太陰經筋都通過左、右腳的內踝下方,膝關節內側、恥骨上枝、腹、胸腔與頸前側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3.足厥陰經筋─左、右腳足厥陰經筋都通過左、右腳的內踝前側,膝關節內側、恥骨上枝、腹、胸腔與頸前外側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4.足太陽經筋─左、右腳足太陽經筋都通過左、右腳的外踝後側,膝關節後側、薦髂關節、腰、背部與枕骨、頂骨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5.足少陽經筋─左、右腳足少陽經筋都通過左、右腳的外踝下方,膝關節外側、腰、胸外側與頭顱外側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6.足陽明經筋─左、右腳足陽明經筋都通過左、右腳的外踝前側,膝關節前側、恥骨上枝、腹、胸腔與頸前側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7.手太陰經筋─左、右手的手太陰經筋都通過左、右手的腕關節、肘關節、肩關節與胸腔前面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8.手厥陰經筋─左、右手的手厥陰經筋都通過左、右手的腕關節、肘關節、肩關節與胸腔外側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9.手少陰經筋─左、右手的手少陰經筋都通過左、右手的腕關節、肘關節、肩關節與胸腔後背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10.手陽明經筋─左、右手的手陽明經筋都通過左、右手的腕關節、肘關節、肩關節再經頸部到頭、面部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11.手少陽經筋─左、右手的手少陽經筋都通過左、右手的腕關節、肘關節、肩關節再經頸部到頭、面部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12.手太陽經筋─左、右手的手太陽經筋都通過左、右手的腕關節、肘關節、肩關節再經頸部到頭、面部。經筋通道可作上述結構的檢查與調整指標。


網頁設計 網頁設計by位博數